正文  写给看戏与不看戏的人:清代京师的梨园行是怎样的景况?一

章节字数:913  更新时间:20-04-17 09:09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作者:史遇春

    一

    作者:史遇春

    历史,是往日的图景。她不但有家国大事,也有民间小情。正因为如此,才现出了历史的丰富多彩。

    这里,就来说一说清代的梨园行,看一看当日社会的一个面向。

    本文出自清人李岳瑞笔记《悔逸斋笔乘》中的《包安吴〈都剧赋〉》一节。

    清代京师的梨园行,名声传闻天下,为国中之最。这并不是近来(指笔记作者所处的时代)才有的事情,百余年以前,就已经这样了。

    按照下文的记述,再推算回去,清朝京师梨园行的兴盛,距今(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京师菊部(即梨园行)的载记,在前辈的诗文集子当中,是很少可以找到的相关文字的。前辈的文字中,也很少有人用文雅的辞藻、优美的篇章来歌吟咏唱这一社会存在。

    关于清朝京师的菊部,包安吴管情三丈写有《都剧赋》一首。

    这首赋,写的就是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共二十五年)中叶(即公元1807年前后)茶园里面的故事。

    包安吴的这篇《都剧赋》,文辞典雅、清新明丽。读这篇赋,不但能被其精美的言辞、详细的描述、飞扬的文采所打动;而且,读过这篇赋,还能考见菊部今昔的变迁、社会风气的流转、历史与现实的差异等等诸端印迹。

    为清楚相关描述,先简单解释一下上一段中的文词。

    包安吴,其实就是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包世臣。

    包世臣是安徽泾县人,因为泾县在东汉的时候曾经分置安吴,包氏的旧居正好接近这一地域,所以,学者称包世臣为“安吴先生”、“包安吴”。

    “管情”一词,没有详细的资料。

    查看包世臣的著作,其中有《管情三义》一部。这部著作,收录了包世臣以往的文章,其中有赋三卷,诗三卷,词一卷,另有《浊泉编》一卷,共八卷,是包世臣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为文人雅士所熟知的包氏集子。关于“管情”一词,包世臣自己也有说明:“凡仆之为此,皆主于管情以远非僻(即邪恶)。世有总持风动教化之责者,览之亦或有所取焉尔”由此可见,包世臣的观念,还是比较注重文章的启迪教化作用的。据此,可以推测,上文的“管情”之称,或是以著作指代作者其人。

    三丈,猜想包世臣或行三,笔记作者李岳瑞尊称其为三丈。

    茶园,旧时演戏,多在茶园。所以,笔记作者会说,菊部的往迹,多是发生在茶园里面的故事。

    (未完待续)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