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不言弃,耋年登第,古今罕有:清代广东科举考试奇人谢启祚一

章节字数:822  更新时间:21-04-20 16:07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作者:史遇春

    一

    人生的事,其实很简单。我总结了一下,大约有两点:

    第一,要想有所成就,两个字:

    坚持!

    第二,为人处事要想圆满,两个字:

    耐烦!

    可是,人世间的事,又往往是: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

    所以,人生的事,尽管说来简单,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做到成就、达成圆满。

    读清代笔记时,看到了一位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九十岁的人。

    读到这些,忽然间,我的思想就转变了,马上觉得:

    科举考试,不再是《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悲剧、讽刺剧、甚至闹剧,而完全成了一出喜剧。

    您想一想:

    一位九十多岁的老爷爷,还在兴致勃勃地参加科举考试,这不但是一种执着的精神,猜想,在他,大约也成了一种乐趣吧。

    下面,就来看一看清人笔记中是如何记述相关事体的。

    清人陈康祺在《郎潜纪闻初笔》卷六《谢启祚耋年登第》中,记载了这一奇人、奇事。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公元1736年~公元1795年)时期,粤东有一生员,名叫谢启祚。

    谢启祚的年纪,已经是九十八岁高龄了,但他还继续入秋闱,参加乡试。

    众所周知,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

    在成为举人之后,才能取得参加会试的资格。

    需要指出的是:

    明、清两代,对举人较为优待,一旦中举,就永远具有继续参加会试的资格。而且,明、清的举人,还有一个不同于前代的地方,那就是,可以因此进入仕途。

    这样一说,大家就可以理解,《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在未中举前,穷困落魄,是怎样地被嫌弃;在中举后,欣喜发狂,又是如何地被抬举。

    中举,在清朝,就意味着,有了进入官场的资格和通行证。

    按照谢启祚的情况,因为奔走考场多年,又是这般地高寿,据称,按照当时的往例,他是完全可以向清廷申请,请求政府恩赐举人出身给自己的。

    实际上,每一次,清廷高级官员要将谢启祚的名姓列在申请恩赐举人出身的名单上时,谢启祚都会极力制止。他对此的说法是:

    “各人的科名,都是各有天数的,要看各人的命。我虽然年长了一些,但是,我写文章的手笔还未见衰颓。所以,又怎么见得我这一生就不会为老秀才们扬眉吐气呢?”

    (未完待续)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