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6679 更新时间:23-05-12 13:51
得而复舍,未曾须臾离也齐无惑朝着那少女之处走去,两侧的花海,尽数都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瑰丽仙葩,散发出的香气,仿佛连精神都为之一震,越发清醒,初入修行之人,在此打坐,修行元神,一日打坐,可抵千日之功,只是齐无惑元神修为强而纯粹,只是觉得极好看。
眼前所见,尽数风光迤逦,比起先前师兄所在的地方,这里才更像是清修的地方。
那玉妙师姐的道行修为似是极高,恐怕已经是远在真人之上,当齐无惑走过来的时候,眼前花海尽数散开一条道路,直指引向那前方,少年道人脚步顿了顿,背着剑匣,手捧拂尘一步步往前走去,玉妙对此似乎已有所感知和猜测,微笑着招呼他来,邀请他坐下。
齐无惑走过去的时候,看到那位男子并无察觉。
一切都仿佛自然而然。
仿佛在这一方世界外,又另有一方世界,两者既相互重合,又彼此分割。
玄妙无比,不可言说。
这位齐无惑所见堪称气质最为柔软美好的女子笑着取来花茶给他,拿着茶壶给他斟茶,言谈举止,皆是从容不迫:
“是师弟吗?”
齐无惑拱手:“玄微见过师姐。”
玉妙道:“玄微?”
她似乎有些讶异,旋即笑起来,温和道:“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充执厥中。”
“看起来老师对你的期望很高,至少比我们要高很多。”
她让少年道人坐下,让后者捧起茶喝了一口,口感入口细腻而微甜,明明淡雅,却又似浓烈。
玉妙微笑道:“里面加了些花蜜,是我种的灵花之蜜,可以调理身体的暗伤疾病。”
“当然,这不是重点,孩子总是喜欢喝点甜的,不是么?”
少年道人想要反驳却又想起了老师的糖葫芦。
总觉得如此手段,有些如出一辙。
玉妙温和道:“你前来这里,老师也在附近对吗?”
“老师他老人家还好吗?”
齐无惑看着眼前的温柔女子,回答道:“老师一切都很好。”
玉妙眸子微敛,自语道:“这样啊……这样就好。”
“这样就好。”
她抬眸看向齐无惑,似乎已经知道一切般询问:“还没有问过,玄微你来这里是……”
少年道人放下杯子,道:“还请师姐,回山中修行。”
玉妙道:“回山门中修行,云游四方,修行性命是吗?”
她看向旁边的年迈男子,后者已经苍老了,玉妙安静许久,忽而道:
“小师弟年岁不大,可知道道侣吗?”
少年道人坐得笔直,回答道:
“我没有经历过,但是曾经听说过,只羡鸳鸯不羡仙的说法。”
“听说过很多的故事。”
他声音顿了顿,将自己在梦中所见的故事徐徐道出。
玉妙真人笑着听着,时而颔首,时而叹息。
最后故事说完了,齐无惑看着她,复又道:“师姐可愿回去修行?”
玉妙真人没有回答,只是取出了那一枚玉牌,轻轻地放在桌子上,上面同样有着以云篆写着的【玉妙】两个字,流转变化,朝着齐无惑的方向推了推,这就是她的回答了,而后忽然莞尔笑问道:“师弟觉得,师姐也如你故事里面的人一样吗?”
少年道人本来已经起身,听到玉妙询问,先前所见玉阳的事情在心中翻涌,正要和人说。
沉默了下,一拱手道:
“师姐难道不知道,执念过于沉重,是坠入了泥潭里面吗?”
玉妙道:“知道。”
年岁还不大的少年道人有些措手不及似的,安静了下,而后问道:
“师姐既然知道,为什么不出来?”
玉妙回答:“因为不愿。”
齐无惑咀嚼着这两个字:“不愿?”
他看着这位师姐,玉妙道:“是……”
她温和道:“这已经是第五次的轮回了。”
“大道是很艰难的,并非所有人都能够有登仙的资质,就连地祇里面最下乘的长生,亦或者积攒外功的福德升仙,也是要有缘法的,一开始的时候,我如你所猜测那样,只觉得义气任侠,生生世世,永不分离,这才能对得起当年的生死相托。”
“第一世如此,第二世如此,直到第三世的时候。”
“我早早就找到了他的转世所在,看着他出生时候,看到他无比痛苦,大声啼哭,看着他慢慢长大,看着他忘却曾经的一切,再度经历世间的生老病死,离别和痛苦,看着他走在我指引的道路上,看着他形体衰亡腐朽,大声咳嗽着死去,我却忽然茫然了啊,我是在做什么呢?”
“我既然眷恋他,那为何要因为我自己的执念,而让他如此地痛苦。”
“当我意识到,是因为我的执着和疯狂,才让他经历一次次的轮回苦楚,我难受得元神都不得安宁了啊,又如何能够去修行呢?”
她看着齐无惑,轻声道:
“我知道我现在在泥潭执着之中,知道被情丝和情网束缚了。”
“修为也不会进步。”
“可是我仍旧不会改变我的选择。”
“我会仍旧履行当年的约定,这一次却不再是为了独占和执念。”
少女温和道:“而是为了从我的执念当中,将他解救出来。”
“等到我度化他走上修行正道之后,我才会去修行,一世不成是三世,三世不成,仍有未来即便是我自己坠入轮回,为了他也不会犹豫了。”
“大道和因果,我其实已经懂得了。”
“此身入劫,我也已经勘破了。”
“但是小师弟,勘破未必要踏破,非我不能,是我不愿。”
“大道内外,我虽然不得,却也不曾须臾离也。”
勘破了,却又不愿意就自己离开,得到自在……
齐无惑觉得,师姐和师兄不同。
一个执迷不悟。
一個悟而不得。
两相对比,对于内心的冲击越发激烈。
他沉默了下,疑惑询问道:
“哪怕是因此被逐出师门,也这样吗?”
玉妙真人回答道:“为了留在师门而放弃了自己的选择,那才是失去了我的道。”
“才是真正的有背师恩。”
这样的回答,和先前玉阳的选择,两相对比,齐无惑心中似乎明白,但是困惑也更多。
玉妙真人温柔看着那男子,不再言语。
现在她的目光,地让齐无惑感觉到了一种,不知道如何形容的辽阔和慈悲。
自然不是无情无义,但是却也不再是那种执着于情网的执念,而是更坦然宏大。
少年道人沉思许久。
朝着那少女微微一拱手,拿起了那一枚玉简,起身离开。
走了几步,忽而背后传来一声风声,有一卷书朝着齐无惑扔来,少年虽然没有到先天一炁,但是毕竟身轻体健,抬手将这一卷书拿在手掌中,这卷书刹那崩散,化作光尘,飞入少年眉心,化作了四个巨大灿烂的云篆——
《混元剑典》。
修行典籍分为五大类别,【妙法】【玄章】【玉诀】【道典】【真经】。
这已经是仅次于真经的典籍。
少女道:“老师总形容我是剑气入骨,可为真修。”
“这是师姐此生的剑道总合。”
玉妙真人抬起头,看着那年少从容,意气风发的少年道人,如同见到当年背着剑的自己,无忧无虑,也不被情丝束缚,不被因果纠缠,那时候年少,便觉得天地广阔,抬手拔剑就可以斩破世上的一切,可后来才知道,世界上的事情并没有如此简单。
神剑空利,难斩情丝。
无论是她还是眼前少年。
皆要【见】自己。
她微笑着开口,就好像和当年的自己聊天一样,道:
“当年年少啊,总是意气风发,总也神采飞扬,取了这个大气的名字,即是要以剑直指混元真仙的道果,结果我自己困在了这里,或许没有那般厉害,但是用来让你的剑道入门,是可以的,也真希望小师弟伱可以真有一日,剑指混元无上境界。”
“师姐第一次见你,总是该有见面礼的。”
“毕竟,下次再见,就不认得了啊。”
“啊,错了,应该是我不记得你了。”
“师弟若还记得师姐,若来此地也不必打扰,于路边摘一朵花便是。”
玉妙微笑,眉宇温暖平和,已经有了三两分如那老者般的从容坦然:
“我自己种的,应该还可以哦。”
齐无惑拱手一礼,无复多言,转身离开。
而存在于此地的玄妙世界也消散了,花海竹林,一如往昔,那苍老男子从不曾察觉到少年道人的到来,只是感觉到了妻子的不同,仿佛那种郁结在妻子心中的东西解开了,坦然却又悲伤,问道:“你怎么了?”
她回答道:“没有什么。”
她声音顿了顿,微笑道:“只是好像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男子呢喃:“是吗?年少时候的自己。”
他叹了口气,而后温和道:“那你为什么,不追着那个自己离开呢?”
玉妙回答道:“人总是会长大的,结下的因果是真的,经历也是真的,自然回不去了。”
“也不愿意回去。”
“若是如此便可以轻易回头。”
“那岂不是代表着我一路的挣扎历练,一路的思考和得失,都是假的么?”
她温和笑了下,但是言语之中,终究还是当年剑仙,是曾经被老者看重的一身执着:
“纵是假的,我也要走到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最后。”
“或许那时真的是绝路,那我会长叹一声,笑一声,哈啊,原来只是这样呢,那反而没有什么了。”
“今日花开正好,要来看看吗?”
她推着自己的丈夫走向花海,清楚得知道自己和那少年背道而驰,却也并不懊悔。
只是一步步往前,距离越来越远。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于情。”
“然则情之所钟。”
“正在我辈。”
本章完
第54章见八难,知上中下五品仙境
本站新(短)域名:
我为长生仙赴红尘第54章见八难,知上中下五品仙境齐无惑转过身离开的时候,背后的花海渐渐合拢,如门闭合,当花海渐渐闭合的时候,背后那如同尘世仙人修行的地方也就在齐无惑的感应当中消失不见了,齐无惑走到了老人面前,将这玉简交给他,老人没有表现得多么悲伤,亦或者失望,仍旧温和宁静。
放任弟子选择自己的道路。
这样宏大的温和悲悯,过于苍茫浩瀚,若是旁人看来,近乎于无情。
手掌拂过玉简,玉简上面玉妙两个文字消散了,但是老人却没有再将这一枚玉简击碎,而是交给齐无惑,这一次的选择却和上一位玉阳师兄不同,温和道:“五百年后,你再来看她,再问同样的问题。”
“看她如何回答。”
齐无惑若有所思,只要是追寻道路,就可以等待吗?
老人带着齐无惑转身离开,慢慢远去了,这一次他没有询问齐无惑有什么感觉,一老一少,就这样慢慢地走在玉妙隐居之所外面的道路上,两侧花开,香气馥郁,那些花儿都已经长得和少年的腰一样高了,走过这道路的时候,有蝴蝶起舞,落在少年的肩膀上。
沉默了好一会儿,少年问道:“老师,道侣是如此的吗?”
老人摇了摇头,温和笑道:“自然不是的。”
“我道门的宗派法门传下去有很多种,法脉也都散开来,慢慢也有很多说法传开,可是就像是精气神的误解一样,法侣财地也都有误解,侣这一个尤其是深重,道侣的意思并非是凡尘的夫妻,如果夫妻就是道侣,何苦还要专门生造出一个词来呢?”
“原本是因为天命无常啊。”
“修道人也要面对着各类灾病,灾劫和生死。”
“疾病相扶,生死相理,这個才是道侣。”
老人玩笑着道:“换句话说呢,就是修道路上彼此搀扶。”
“原初的意思是,这条路上一起走,你死了我埋了你继续往前,我死了你也不要悲伤,处处都是青山,何处不是归途呢,埋葬了我,继续往前寻路寻道,所谓道侣,也不过如此罢了。”
这句话一开始还是有几分玩笑戏谑在的,但是到了后面却让齐无惑感觉到了一种很大的辽阔感觉,只刹那之间,三言两语,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师姐的慈悲于一人,少年脚步微顿,看着老师的背影,忽然觉得这个背影明明只有一步,却是如此遥远。
老人脚步停了下来,回眸看他。
温和道:“无惑怎么了?”
齐无惑摇了摇头:“没有什么的。”
他想了想,问道:“师姐和师兄也应该知道,不能执着于名,还有道侣的含义吧?”
老人回答道:“是啊,但是【知道】,【执道】,【至道】。”
“却是三层不同的境界。”
“知道了不一定能执行,而执行也不一定能抵达,大道并非是发愿便可以走到了的,一路上的艰难困苦,各种折磨,是有很多的,道侣正是因为独自修行容易走入暗室才需要的。”
“是以道侣一说,要先选择人,而后再去结成道侣。”
“不可相恋,相恋则系其心;不可不知,不知则情相离。”
“道侣有三合,曰明心,有慧,有志。”
“也有三不合,不明,无智,无志。”
老人伸出手抚摸齐无惑的头发,忽然玩笑道:“怎么,无惑也想着寻个道侣么?”
“要老师给你介绍那位崔家谪仙人么?”
“那位谪仙人可确确实实是一位道心坚韧如铁的人物。”
“他日不靠着天帝符诏,也可三花聚顶,举霞飞升。”
齐无惑万万没能想到这火还能烧到了自己身上,脸上的神色都微微一滞,稍有些泛红,正色道:“老师不要开玩笑了。”
于是老者放声大笑起来。
似乎逗一下这个道心清正的小徒弟,会让他的心情难得愉快起来。
他抚须感慨道:“道侣也是修行的基本啊,不是为了情爱,而是为了大道之上,相互映照,彼此搀扶。”
“情爱是错的吗?不是啊,谁没有眷恋之情呢?”
“只是非我道中人而已。”
“正如同老夫和你所说,寻的是道友。”
“他们自有自己的选择,也都是对的,但是我们的道也是对的啊。”
“他们自走他们的路,而我们也行我们的道,无有对错,无有高下,不过选择,有缘的时候同行一段时间,无缘的时候彼此离去,却也不必眷恋,不必挂怀,”
“缘起缘灭。”
“如此而已。”
“伱的师姐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所以也可以暂且再等等她。”
他带着少年往前走去,齐无惑心中逐渐有所感悟,但是那些领悟却还是有些模糊的,还不够清晰,不够具体,觉得诸多理念和道理在脑海中碰撞着,只是在思考的时候,自身气韵也逐渐沉淀下来,如同一块顽石,内藏璞玉,正被世事敲击,处于欲开未开之迹。
老人嗓音温和道:“走吧,去见下一个……”
于是少年道人明白,这一条叩问本心的道路,尚且没能够结束。
他道一声是,跟在了老人的身后,一步步往前。
这是一条何其漫长的道路,要以这一位位玄门弟子的经历和人生作为长度。
之后还有好几位的师兄师姐,齐无惑都一一地去见证了。
他们都有自己执着的地方,每一位都是天资纵横,要比现在的齐无惑强大不知道多少,或者寄情于山水,并无追逐大道的欲求,或者喜好于游戏人间,人间显圣,齐无惑亲自将他们的玉简收回来,老者每一次都会询问他,有何所得?
每一次都询问,他们的选择是对是错?
每次齐无惑都回答,无错。
只是每一次,少年道人思考的时间越发地长了。
当最后一次询问的时候,少年道人忽然有所感觉,回答道:
“弟子明白了。”
“他们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执着,都有自己的选择,可是都没有错,为了留名于后世不是错误的,寄情于山水不是错误的,有情爱,愿意生生世世相守也不是错误的,这些东西和选择大道一样,都只是自己的选择罢了。”
“谁又说辽阔如大道,在众生眼中,就一定要超过他们所追求的呢?”
“若是如此的话,大千世界,未免无趣。”
老人笑起来,道:“上善。”
他颇为欣喜,道:“无惑能自悟到此,这一份礼物也是接住了,你若是顽石,此番行走除去警醒之外也就没有作用了,你我该在这里分别,而今则不然,可以和你稍微提一提修行上的高处了,倒也对得其玄这个字。”
老者一拂袖,而后随意坐在两棵松树之下,一青石之上,温和笑问道:
“无惑可知仙人否?”
齐无惑点头,回答道:“朝游北海暮苍梧,可得长生,有神通,妙法万千,不可言说。”
老人道:“可知仙神品阶?”
这是少年往日并不知道的知识,于是道:“请老师教我。”
老人抚须道:“寻常炼气士,走错了道路,吐纳元气,搬弄精神,只知修性而不知修命。”
“便入最下品者,是为尸解仙。”
“虽有三五百寿元,却不得大道,不得逍遥。”
“虽然称呼为仙,实则鬼也。”
“是走错道路,急功近利者的下场,无惑戒之。”
“而寻常修者,吐纳炼气,修行性命,不悟大道。”
“于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最终走到了三花聚顶的道路上,如此的境界,可以称之为是人仙。”
齐无惑忽而明悟,道:“是玉阳子师兄……”
老人颔首,淡淡道:“他这样的人,也是积累下了外功,但是过于执着,连求道者都算不上,往后偶有福缘,走地祇一路是为山神土地,走阴司一路则是鬼将城隍,或领符诏,升上天宫,做一寻常仙人,辛苦奔波,终日不得清闲,可得一枚丹丸续命。”
“虽然是仙,不过是寻常,天庭之中各大帝君天尊的名下多有如此官吏。”
“在天则为天官,在地则为地官,在水则为水官。”
老者又道:“比人仙高些的,便已经能勘破这些执着却又难以放下,已经悟道却又不能脱身,困顿于道门八难。”
“本是天地之才,却又执迷不悟,悟而不脱,终究小成。”
“可长生住世,号为陆地神仙。”
齐无惑心中被触动,若有所思:“是现在的玉妙师姐。”
老人颔首,复又随意道:“那玉清门下,弟子虽多,九成不过是如此之才。”
“尚且不如你师姐。”
“而她若有一日可以勘破,自己走出来,自此用功不已,修行到超凡脱俗。”
“走到阴尽阳纯,能为身外化身的地步。”
“能三花聚顶,可五气朝元,在老夫的口中,如此便可以称呼为神仙。”
“于道门能法天象地,于佛门号他化自在。”
“上清门下得到真传的十二位弟子,倒也有大半不过是如此气候罢了。”
两棵老松之下,那位白发白须的老者语气一如既往地平淡且温和,天地万物却安静无比。
寂静得可怖。
不知道何时起风了,整个天穹都被遮蔽起来,日月都昏沉了。
可风却也不流动到这里,水流停止了变化。
周围的所有土地神灵尽数都消失不见,仿佛万物皆寂,那声音温和,只入了齐无惑耳中。
“至于以天地神仙之才,苦修破劫,不执著于物,却又有大气魄,敢于入劫三界。”
“或者传道以得天地气运,或者入劫以破煞气积累功勋,等到了三千功满,八百行足,步步前行,历任三十六洞天,而返八十一阳天,便是天仙,若是三清门下,就称呼为混元一气上方大罗天仙,非三清门下,则是混元一气上方太乙天仙。”
“上清门下,玉清门下最为拔尖的弟子;西方佛陀;天庭诸多天尊和帝君,都是在这个地方了。”
齐无惑听得心神皆动。
老人抚须,平淡道:
“却也不过下乘法门。”
于是更如惊雷。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