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  第十八章:初到洛阳

章节字数:3083  更新时间:07-03-21 21:51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第十八章:初到洛阳

    熹平四年的春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更迟一些,但是整个涿县却热闹非凡。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通过各自的途径知道了朝廷颁发的这道特殊的征召令,让刘备一度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

    而这个时候,刘备正在家中闭门谢客。他既没有说奉诏,也没有说不奉诏,只说“容思三日”。宣读诏书的黄门急得不得了,但是朝廷征召被谢绝的前例已经多到不胜枚举,刘备的老师郑玄就是经常谢绝的一位,刘备这么委婉的提出“要考虑”,他作为朝廷的使者不好不答应。同时,这样破格的征召,其中的分量是谁都能掂量出来的,所以黄门干脆到县衙住了下来。

    在刘备闭门期间,涿县的士绅开始活动起来,这些人通过各种关系向刘备示好,有的表示要为刘备准备贡银,以备入京结好各级官员,有的提出“家有女子,颜色颇可眷顾”,有的干脆说与刘备以前有亲戚关系。

    “你说这些人是不是厚脸皮?”徐晃将这些士绅的拜帖狠狠的砸在桌上,气愤的说道。

    “小声些,别打搅大哥。”赵云笑了笑,示意徐晃音量太高了。刘备和赵云在不久前也结拜为兄弟,赵云的年龄比太史慈还小一岁半,所以排在第四。但是这个“四弟”的武艺却让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居然在二十招之内让徐晃“绝望”的丢了斧头。

    “有什么关系?我看主公肯定不会去京城。谁愿意受那些宦官的鸟气?”徐晃说归说,声音毕竟还是压低了下来。

    “说来也奇怪,朝廷居然直接让大哥去任这个炙手可热的职务,这可是三公门下很重要的职务。”赵云皱起眉头。对这件事情,整个义学里都在议论,赵云特别注意过,大家最好奇的就是这一点。

    “三公又如何?还不是仰宦官们的鼻息?”

    “我觉得这件事里有玄机。”

    “子龙说说看,玄机在哪里?”刘备从内堂走出来,颇有兴趣的问。

    “大哥,我在想,如果三公要选择投靠宦党,那这道诏书根本就不可能签出来,所以三公自己是有打算的。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大哥,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三个原因?你快说说看。”刘备惊讶的看着赵云。

    “其一,大哥你是汉室宗亲,这样的官职对别人是破格到惊世骇俗的提拔,但是放在大哥身上,这样的阻力就不存在。”

    “说的好。”刘备眼中流露出欣赏的目光。

    “其二,大哥身后一定有一个甚至是几个很有力的举荐者在同时上书,三公这么做可以同时向这几个方面的人示好。”

    “那其三呢?”徐晃急着问道。

    “其三吗,就是大哥年龄尚小,不会让宦官们重视。说不定宦官还认为三公是在发疯,让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

    “妙,妙极。子龙说得不错。但是我来补充这其四。”门口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原来是荀彧到了。

    “文若到了,快请坐。”刘备惊喜的招呼荀彧坐下。他这三天闭门,但是心里却希望这个荀彧为他出点主意,所以闭门令上说不禁义学师生。

    “其四,玄德公子年龄与当今圣上年纪相若,可以成为伙伴,这样可以疏远圣上与宦官们的关系。”

    “这么说,我应该奉诏?”刘备看着众人。

    除了徐晃还有一些迟疑之外,另外两人都毫不迟疑的点头。

    “只是义学中的子弟……”刘备面露为难之色。

    “玄德公子放心,我们可以对义学子弟做出选择。这些子弟多半无父无母,到义学来不过是为了求一餐饱饭,再得些钱财。还有就是家有余资但子弟别有抱负。能跟随玄德公子,将来出头之日不难预期,子弟多半愿意跟随公子。”荀彧说得十分通透。

    “荀公子如何知道?”赵云疑惑的看着荀彧。

    “实不相瞒,在下这三日已在义学之中选出子弟两百来人,可以随公子一同前往。”荀彧神情淡定的说道。

    刘备惊讶的看看荀彧,这才发现,这个三国里出名的智者不但在三日前就猜到了自己的决定,还在短短的三日之内把事情安排妥当,难怪演义里说曹操每次出征都放心让荀彧看守老家。

    “好,既如此,我等便一同上京,闯一闯这个龙潭虎穴。”刘备豪气顿发,打算大干一场。

    “且慢,”荀彧打断了刘备的发言,“玄德公子若是这副样子去奉诏,只怕到不了京城。”

    “这是为什么?”众人不解的看着荀彧。

    “此次征召,宦党想必对公子不无猜忌,一定多方留意公子言行,若公子过早露出锋芒,只怕宦党惧怕将来生祸,定会在于路之上对公子不利。”

    “那依荀公子的意思,刘备该如何?”虽然对方年龄比自己还要小上两岁,但刘备必恭必敬的把自己当成学生。

    “过谦则失士心,过骄则获人望,依荀彧之见,玄德公子如能做到‘寡言语,少走动’这六个字,就可做到韬晦时日,以待时机。”

    “刘备就遵公子之意。”刘备再次躬身,上京的事在这一躬身中决定下来。

    **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作为东汉的都城,两汉的东京,熹平四年的的春光里,如这首诗中所说的景象固然还到处可见,但是这时的洛阳也只能看得见强大的汉王朝衰老的背影。

    在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后,刘备带着百来人的随从队伍终于走进了这千古帝都,陪伴他一起来的有徐晃、赵云、荀彧、简雍、宋宪和魏续。至于管亥和刘辟,刘备让他们另外带着百来人去汝南发展。谁知道将来的事?如果古城会不可避免,那么汝南就有发展的必要。

    在乱世里,什么都要未雨绸缪。刘备已经适应了这个年代的生存法则。

    洛阳共十二城门,南有四门,由东向西依次为开阳门、平城门、小苑门和津门,其北门东为谷门,西为夏门,直通北宫。东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东门、中东门和耗门,西门由北向南依次为上西门、雍门和广阳门。

    迎接刘备一行人的欢迎仪式在中东门,出乎刘备意料的是,这次负责迎他入城的人居然是兰台令史蔡邕。对于蔡邕,刘备实在熟悉之极,不但因为他是大音乐家,焦尾琴的主人,还因为他有一个名垂青史的女儿——蔡琰蔡文姬。

    初见蔡邕,刘备便不自觉的对这位敦厚长者产生了强烈的好感。蔡邕这时候年纪不过四十岁,相貌非常清癯。刘备偷偷注意了他的手,然后发现蔡邕的手指非常的修长。

    “玄德远来辛苦。”蔡邕非常客气的一拱手。

    “哪里,刘备不过一小子,还要劳烦长者迎送,刘备实在惶恐。”

    双方的客气都有些点到为止,蔡邕对刘备的印象不错,觉得这个少年谦而有礼、少年老成,但是还不知道能不能托以心腹;对于刘备,他初来乍到,不好对人过于亲热。

    “久闻玄德词名,乐府中素有‘刘句’的美誉,不知玄德可有新篇?”蔡邕挽着刘备坐上自己的马车,大队人马开始向城内走去。

    “惭愧,刘备之词实在粗浅得很。郑康成与卢子干两位先生多写信责备,备不操旧习已久。”刘备恳切的回答道。

    “可惜,玄德止杼不发,乐府苦不堪言了。”蔡邕哈哈一笑。

    “备久闻先生,日后恐要时常请教。”

    两个人坐在马车里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一处地方。一个兵丁疾步走到马车前道:“禀报二位大人,马车已到司徒府。”

    “司徒府?”刘备一愣,“蔡大人,我还不曾准备停当,如何可见上官?”

    “哈哈,玄德误会了。”蔡邕一手拉着刘备,两人走下马车,“玄德,王司徒知道玄德远来,想必不曾在洛阳备有邸所,故此安排玄德在司徒府居住。”

    “这……”刘备心头一惊。假如他这么堂而皇之就住进了司徒府,想不引起别人注意都不可能,这样的一来,荀彧的金玉良言可就付之东流了。

    “刘备此番进京有随从百来人,住在司徒府上只怕多有不便……”刘备情急之下,找了这么一个理由。

    “哈哈,玄德说哪里话来,我司徒府虽小,如何住不得你这百来人?”一阵清朗的笑声传来,从司徒府走出来几个人,当先的一人年纪不过四十多岁,相貌儒雅,正面露微笑的看着刘备,而在他左手第一位的赫然是糜纲糜天成。

    刘备知道糜纲身前这人一定就是司徒王允,赶紧一躬到地,“下官刘备,见过司徒大人。”接着走到糜纲面前,也是鞠了一躬,“刘备见过岳父大人。”

    “好好,快请起来,大家里面说话。”王允高兴的摆摆手,当先向内堂走去。

    **

    回答一个读者问题,关于荀彧.

    请读者耐心看,第二十三章有你们要得答案,这是刀子的一个安排,要为很多人的出场创造条件.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