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那些年  第二章

章节字数:1218  更新时间:10-11-04 23:42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过了不多久的周末,哥哥原就回来了,原在镇上的中学读书,成绩非常好。原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比三姐大两岁,但是和细凤一样,十五岁的人了,还不足一米五,又黑又瘦,妈妈有时候就会更照顾他俩,面粉肯定是他俩和爸爸的,就连米糠也会细细筛了留最细的给他俩吃。

    哥哥回来的那天把大姐也接回来了,爸爸就有些不高兴。大姐琼是妈妈带过来的拖油瓶,几年前就有妈妈做主嫁了出去,但是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而且大姐又是先天聋哑,于是经常被打得回娘家来。妈妈虽然心痛,但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家里的工分也没办法给她一点帮助,回来住几天还是要忍痛送回去。爸爸就不同了,虽然不是什么狠心肠的人,但是在自己儿女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谁又愿意养一个不相干的人呢?

    哥哥回来是和家里商量考高中继续上大学还是直接读中专的,几个月前,公社的广播说恢复了高考制度,爸爸的意思是继续读书,哥哥想要早点工作减轻家里负担。虽然不愿,但是最后还是决定考中专了。

    过了暑假,细凤升入初中了,哥哥去了外地读书,每个月领几块钱的补助拿一般回家,粮票也尽量带回家,于是细凤的生活也稍微好些了,开始长开了。细凤本来就像妈妈,妈妈是外族人,高鼻大眼,长手长脚,很是漂亮。细凤进学校的第一天就被围观过。

    读初中要住学校,细凤很不习惯,不过,住校也有好处,同龄的女孩子叽叽喳喳。要好的有两个女孩子是隔壁院子里的,一个叫杨华,一个叫王珏,还有个是妈妈老家那边的女孩子,姓张,叫英子。杨花的堂妹拜了细凤做保保(方言,类似于干妈的身份……),所以关系还好,英子则是自来熟,活泼开朗,跟谁都好。英子在镇上有亲戚,很多时候都在亲戚家里吃饭,他们家成分好,领的公分差不多是别人一倍,而且因为爸爸在供销社任职,时不时的还可以往家里带点别人有钱也买不到的好东西。不过这个时候的小孩子,只是偶尔心理上会有点别扭,但是细凤还是觉得不公平。

    想起妈妈给公家干活时的那种努力劲,而别人都在偷懒,却比自家领多的粮食公分,而且,因为寡妇改嫁的缘故,还要承受别人的讥讽嘲笑。事实上,妈妈有多伤心,细凤清楚得很,当年,前任丈夫不行风寒去世,留下一个聋哑儿和两个老人,后来才发现还有肚子里面一个遗腹子,妈妈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养得活一家人,刚好,爸爸从朝鲜战场回来,一身伤病,年纪也大了,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妈妈才经过公公婆婆同意后,把他招赘进来的。

    在学校广播里听到分田到户消息时,细凤是真的跳了起来。后来听说,是邻省的凤阳县去年就悄悄开始了,细凤在心里松了口气,虽然还有公社,但是起码,不用自己辛苦却让别人享福了,说不定,三姐还可以继续读书……

    但是,爸爸的病却更重了,稍微不注意就必须卧床休息,妈妈一个人忙不过来,三姐复学的事只好一拖再拖,最终,也没有成功。

    第二学期的时候,细凤开始和英子走得最近了,英子可爱,而且并没有那种城镇居民通有的优越感,属于平易近人型;而且因为比细凤大了三岁,总是以姐姐自居照顾细凤。总让细凤想起三姐,三姐如果也这样就好了……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