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创  第二十四章 决战洞庭湖畔

章节字数:2651  更新时间:14-10-13 17:34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宋军一开始就打着平叛的旗号,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荆湘的富饶虽不及巴蜀、苏杭,但也是不可多得的肥肉,狼行千里吃肉,是肉总会被狼惦记着,何况是块不错的五花肉。

    为了打通通往武陵的道路,宋军解决了绊脚石——南平,整个过程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

    就在宋军与南平周旋的这段时间,武平的情况有了新的变化。别看周保权年纪小,但是他深知一个道理,自己的老爹刚死,他没有可以信任的人,要平定这场叛乱,还要靠他自己。

    他马上召来他爹身前的心腹——杨师璠,然后大打感情牌,说他爹身前如何信任杨将军,即使临终前也在挂念着将军,让杨将军如何辅佐自己等等。

    听了周保权这么一说,杨将军感动的是声泪俱下,声称自己一定会竭尽全力辅佐周保权,以告慰老周的在天之灵。

    有了杨将军的忠心流露,周保权把平叛的全权交给了杨师璠,希望他能火速平定叛乱。

    杨将军临危受命,加之这些平叛的士卒都是各地拼凑而成,军队的调度协调极差,这让文表在最初的几场战斗中取得了些小胜。

    文表的气焰越发的嚣张,他由之前的小心翼翼变成了主动出击,杨师璠也集合了自己的全部兵力,希望能把问题一次性解决。

    这无疑是一场赌博,赌的不光是运气、耐心、勇气,还有那几万条人命和地盘做的赌注。

    战斗结束后,张文表只得仰天长叹,能让他感叹的只能老天不公,亦或是运气差了点,总而言之,他输了。

    在城中做困兽之斗的张文表并没有灰心,因为他还有一个人可以求助,经过短暂的权衡后,他下定了决心,就这么办。

    他派人到开封,希望赵匡胤给他一个面见的机会,让他解释自己的“苦衷”。

    赵匡胤没想到张文表这么不济,几下子被打成这样,这是老赵不希望看到的。张文表如果死了,他将无法干涉武平的事,可南平的事还在解决中,武平这边只能拖延。

    为了不打草惊蛇,赵匡胤派出了一个叫赵璲的太监,赵太监把赵匡胤的意思告诉了周保权和杨师璠,张文表不能死,要将他押解到开封,交由皇帝亲自处理。

    张文表听说赵匡胤派出了使者,他火速派人去跟使者联络感情,只要使者能救他一命,他愿意归顺大宋。

    没多久城被攻破了,张文表很庆幸自己没有战死,不过还不如死了好。赵太监一听说张文表被活捉,立刻跑去找杨师璠要人。杨师璠满口应允,亲口承诺待会就把人送过去,待赵璲走后,杨将军又变卦了,找来几个信得过的将领开始商量,到底是给还是不给?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一致,张文表必须死,要是他跑到赵匡胤面前胡说八道,到时反咬大家一口,大家找谁说理去?为了大家的安全,只能“委屈”张将军了,死人是永远不会说话的。

    赵璲第二天又去要人,得到的答复是文表不思悔改,还想叛乱,我们出于对使臣您的安全考虑,不得已把他给宰了。

    伴随着张文表的死,宋军在南平的事也基本结束,应该说,叛乱已经平定,宋军再待下去也没有意思。

    宋军不但没有撤退迹象,在江陵短暂的休整后,开始向洞庭湖旁的岳州和朗州移动。这样意图已经很明确了,也没必要找什么理由掩饰,武平,吃定你了。

    收到消息的武平跟先前南平一样,有人主战,也有人主降。主降者给周保权大谈唇亡齿寒的道理,高氏束手就擒,我们再怎么抵抗也是徒劳的。

    主战者以指挥使张崇富为首,这些人毫无道理可言,二话不说,带着周保权就走,你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经过武将们的加油打气,周保权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不顾赵匡胤一再的警告,准备与宋军顽抗到底。

    为确保朗州的安全,武平在朗州北部的澧州部署了一些兵力,来截止宋军南下的态势。宋军则兵分两路,一路向洞庭湖东边的岳州进发,一路直指洞庭湖西南边的朗州。

    慕容延钊在岳州城北不远处的三江口击溃了武平的防御,进而入居岳州。李处耘带领的一路更加顺利,宋军在澧州南边撞见了武平军,令人诧异的是,这些千里迢迢赶来阻敌的人没有丝毫要打仗的意思,看着对面密密麻麻的宋军,临阵的武平军不战自溃。

    李处耘一路猛追,当他追至朗州北部的敖山寨时,守寨的武平军早已打点好行装准备跑路。跑在后面的被宋军逮了个正着,

    这次,宋军打算给武平的人来点绝的,让人挑选几个俘虏的武平士兵,杀了给大家开开荤,特意吩咐要挑胖的。吃的时候找了些年轻俘虏现场观看,是生人肉啊!观看是免费的,但是观看过的人都在脸上留了个记号——刺字,这些留有记号的人都被放回去了。很快效果出来,做过观众的年轻人显然没经历过这种事,他们被眼前人吃人的景象给彻底惊呆了。边跑边喊:宋军杀人了,宋军吃人肉了,鬼啊!

    这一头条消息一经传开,朗州城顿时炸开了锅,人们都收拾东西打算跑路,确切的说基本上都进了山。能拿的都拿走,带不走的一把火烧个精光,将一座空城留给了宋军。

    两路宋军在朗州汇合,不过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失所望,想要捞点好处恐怕是不可能了。张崇富被乱军所杀,眼看大势已去,在这山穷水尽的时候,一名叫汪端的将领再次扛起了大旗,劫持周保权开始了流亡生涯。

    城破之时,宋军开始搜索周保权的下落,经过多方打探,最终在一个僧舍里找到了周保权,可惜的是让汪端给跑了。

    汪将军带领一帮残兵败将,凭借在当地的基础跟宋军打起了游击战,这一打就是半年多,终于在这年九月底被慕容延钊抓获,二平之役才彻底成功。

    慕容延钊与李处耘二人为大宋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一个漂亮的开头仗,却给两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此役的过程中,身为主帅的慕容延钊对都监李处耘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李将军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根本就不把他主帅放在眼里,每每遇事都拿皇帝来压他,特别是进城的那一刹那,更是让他忍无可忍。

    回到京去便参了李将军,不过李将军也不是好惹的,马上回敬了慕容延钊。如此一来,二人在皇帝面前大诉衷肠,赵匡胤对这件事显然没有那么多耐心,他的处理方法很简单,简单到出人意料。

    皇帝的批复很快下来了,本已如日中天的李处耘被放任外地,慕容延钊却安然无恙。李将军这才意识到,自己惹了不该惹的人,现在说什么都是枉然,收拾包袱灰溜溜的走了。

    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的大哥慕容延钊去世,这件事对赵匡胤打击非常大,一个大男人哭的死去活来,让旁边的太监都有点于心不忍。身在淄州的李处耘也许听说了这事,人死如灯灭,往日的恩怨也将随之而去。

    两年之后,一代将才李处耘带着满腹的忧伤郁郁而逝,年仅四十七岁。赵匡胤再次被打击,对于慕、李二人之间的过节,他比谁都清楚,为了庇护自己的结义大哥,终使一代将才含恨而死。

    作为补偿的方式,他让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娶了李处耘的女儿,人死不能复生,权当是告慰九泉之下的李将军。

    李将军走了,也一并带走了他那满腹的才华,让人深感遗憾。不过,使人欣慰的是,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衣钵,那是一颗更加耀眼的明星。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