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鸾远穹苍

章节字数:2200  更新时间:09-05-21 14:03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诗仙李太白曾写道“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于是送别似乎总在长亭。送别也总是轻愁万千,有“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的悲呛,也有“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深情,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恋恋不舍,更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与自信。也许是送别总让感到人生聚散总无常。只是日中则昃,月盈则食,世上本就无十全十美之事,人间悲欢离合也是天道之常。

    赵实甫站在春明门外,看着远去已无踪影的车架,叹了口气。就在一个时辰之内,宁厉去往了太原,柴安世、柴定国两兄弟也回了蜀中。就算他自认是豁达之人,此时也是伤情难耐。

    一时间送别了三位好友,赵实甫诸多不舍积郁腹中,正当愁闷非常,听到一旁有人细声说道:“大理寺丞请宽心回大理寺办公,太原之事就交由宁大人去办吧。”回头一看,原来是奉皇帝之命来的黄知恩,作揖回道:“只是太原府如今不比往日,只怕再难平静。”

    黄知恩道:“宁大人风神气宇,知经国大体,陛下也有心要保他,派了龙武军卫陈五相随,定能无事。”

    赵实甫道:“能得龙武军卫相随,我也可以放心一些。”

    黄知恩道:“如此,告辞。”

    赵实甫作揖道:“请!”

    从春明门进入长安就能见到兴庆宫,是真宗皇帝曾经的府邸,经过扩建成了宫苑。真宗时,大部分时间就在此处理政务,而不是宫城内的政事堂。但世宗即位后,住回了太极宫,朝政也回归于崇政殿,政事堂。

    黄知恩乘马车在金明门前下来,从雕花走廊绕过硕大的花园,进到大同殿内。世宗正坐于殿中,翻阅着一本闲书,见黄知恩,似是无意地问道:“走了?”黄知恩应道:“是,陛下。辰时出发的,鱼符也一并交与谏议大夫了。”世宗点了点头,道:“你先下去吧。”黄知恩称是退出了大同殿。

    巳时三刻,世宗下令摆了中饭,才用到一半,西曹掾派人来报河阳三城节度使贾质回京述职。

    世宗悦道“哦?他现在在何处?”

    来人回报:“正在皇城西曹。”

    世宗赶忙道:“立即回太极宫。”

    黄知恩在一旁服侍,眼见世宗就要离席,进言道:“陛下请用完中饭再去也来得及,身体要紧。”

    “国事,天下事,哪一件都比我的身体重要,如今军国大事未平,我身体要不要紧有何关较!”世宗头也不回地道,说完即走出了殿门,只留给黄知恩一个背影。

    世宗车驾出了兴庆宫,从通化门观直走,出通化门,往郭城外走,进左银台门回宫城“东内”大明宫。大明宫始建于太宗嘉平年间,历经二十八载多次修筑,于高宗元徽五年完全竣工。

    紫宸殿是大明宫内的便殿,殿内内侍总管一早就吩咐下世宗即将“入阁”(天子御便殿曰入阁)。一直待到未时,世宗才抵紫宸殿,殿中宫女忙碌着为世宗换了衣冠:绯红地金线绣连枝团花纹样直裾深衣,系黑色大带,重新整发束金冠,红缨垂于颚下。

    一切整顿停当,世宗又匆匆赶往宣政殿。宣政殿就在紫宸殿南面。贾质接到召见,已经在此等候多时,见到世宗进殿,起身行礼。

    君臣坐定,世宗笑道:“自上次见无华已有两年,甚是想念,太师也很想念无华。”

    贾质道:“蒙陛下和师傅挂念。”

    世宗随即问道:“河南府现在情况如何?”

    贾质凝重地回道:“太原之事发于河南。年初,晋王和郑王曾有一会,郑王即与晋王说及防范灾民一事,薛文孝也曾修书请郑王往太原,被郑王拒绝,郑王此刻名义上正在河南王府中疗养风疾。但另一方面,郑王却派了杜衡领兵往太原,相随的有石廉和苏擒虎。石廉乃郑王幕僚,苏擒虎是郑王帐下猛将,此次却由杜衡节制,想来是要牵制丞相杜高,以牵制朝局。同时,郑王以救济太原为名囤积粮米于府库。以臣之见,太原将乱!“

    世宗听后,颓然道:“郑王叔果真要反吗?”

    贾质道:“以郑王之才定不甘屈居人下。先帝在位,郑王羽翼未丰,又念及先帝情意。如今陛下初登大宝,根基未稳,何况先帝曾暗许他帝位,乘今年旱灾起兵叛乱正是大好时机。”

    “那依你看杜高会不会助郑王?”世宗问道。

    贾质低头道:“臣不知,但杜高虽然迂腐,却不至于不知轻重。”世宗冷哼,道:“我知杜高与你有恩,却不想你竟处处维护与他。”

    贾质不语。

    世宗倒省悟语气过重,缓声道:“无华,你在郑王身边也有好几年了,你怎么看他?”

    贾质道:“郑王久习兵事,慷慨大气,富有韬略,是个难得的将才。”

    世宗叹道:“记得幼时,我曾很想成为郑王叔一样的人。父皇虽然仅有我一个皇子,但他沉迷玄虚,从不管我。郑王叔时有进宫,却都会来东宫看望我。真是世事无常啊……”

    贾质道:“陛下该早做决断。”

    世宗苦笑道:“前几日,有个人也这么说过,我却没有听。”

    贾质道:“可是谏议大夫?”

    “无华知道?”世宗奇道。

    “我曾经见过他,当年宁固还在世的时候。”贾质回忆道,“当年他虽还小,但已经显露出不属于他年纪的沉稳。没想到竟然被陛下发现了这块美玉。“

    世宗道:“今日他已启程往太原了。”

    贾质道:“也好,将太原之事交由薛文孝,宁厉二人,或有转机。陛下也该召集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左右神策军以及大司马商议防范之事。”

    世宗点头。从窗口望着殿外广阔的空地,辽远的苍穹和盘旋的仙鹤,露出坚毅的眼神。

    长安到太原的驰道修筑得十分宽阔平坦。一辆马车飞快地奔驰在驰道上,马车周身漆黑,却点缀着镶金的装饰,开道的两个侍从也是威武非常。宁厉坐于车中,打开黄知恩送来的盒子,正是金鱼符。宁厉小心将之收好,对车夫道:“停车!”

    陈五过来问:“大人何事?”

    宁厉跳下马车,道:“找匹马来,我要骑马!”

    陈五微愣,旋即将马让与宁厉,自己却骑了手下的马。

    宁厉翻身上马道:“即刻驰往太原!”一行数骑,飞驰而去,只留下滚滚尘烟在驰道上。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