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黄钟毁弃

章节字数:2594  更新时间:09-05-22 18:48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子通,方才潞州急报,俞鹏举已经兵临洛仓了!”石廉冲到苏擒虎帐内。

    苏擒虎听闻立即站起身来:“如此快?”

    石廉道:“想必郑王也已经在往太原的路上了,该是汾州的方向。鹏举若能拿下洛仓,进兵仪州,那就一切顺利了。”

    苏擒虎道:“可知现在情况如何?”

    “还不清楚……”石廉道。

    苏擒虎急道:“那我们去找宁厉问清楚。”说完就往帐外走去。

    石廉急忙拉住他道:“子通!你忘了我们是郑王府的人?”苏擒虎听了住了脚步,回过头来道:“那待如何?”

    正在此时,帐外有军士报:“宁大人有请。”石廉像苏擒虎使了个眼色道:“走。”两人携同去了主帐。

    营帐里除了宁厉和薛文孝,已经站了几个人:陈五在主位旁边的角落里,并不想引人注意;宗武站在下首,刘绍在他旁边;杜衡有些阴郁地独自站在一旁,石廉刚想上去找他说几句话,杜衡却避开了。石廉待要问清缘由,宁厉开口说道:“各位先生、将军,请坐。”石廉不好再上前。除了陈五,六人各自坐了。

    待坐定,宁厉道:“潞州急报,郑王副将俞万里偷袭潞州洛仓。”石廉道:“何人所报,可有差池?郑王府之人不容他人构陷!”

    宗武道:“军情急报岂会有错?我看是你做贼心虚!”

    “你!”石廉气极,站起来指着宗武。宗武“哼”了一声。石廉遂向一旁的刘绍求助道:“嗣昌,你来讲讲理,郑王殿下一向优待晋王殿下,对大齐更是功勋显赫,恐是有些人容不下郑王殿下,才做下这等龌鹾事来陷害国之栋梁,皇室宗亲!”

    刘绍有些难为的道:“士俭说的是,此事太过唐突,恐不能尽信。就算俞万里有此种举动也断不能算到郑王殿下头上。”

    苏擒虎也道:“正是,何况俞万里也不会做这等蠢事,宁大人和薛大人还是细细明察的好。”

    石廉本还寄望杜衡能出头说些辩解的话,但杜衡今日却未曾言语。

    宁厉看了这三人一眼道:“方才你们不是问这急报是谁送来的,是河阳三城节度使贾质,恐怕此刻正有一份一模一样的急报正送往长安。”

    石廉听是贾质,心下暗惊,但随即道:“河阳三城节度使如何跑到昭义节度使的辖区之内,越俎代庖,其心可疑。”

    宁厉道:“其心可不可疑不是我能妄下评判,待递往长安的那份急报经陛下中书省的审议之后再做定夺,这几日却要委屈石先生和苏将军去太原城内驿馆将息,少走动。”说着拿出晋王府的银鱼符对宗武道:“宗武听令!”

    宗武立刻站起来:“末将在。”

    “拨些甲士守卫石先生和苏将军去太原驿馆。”宁厉道。

    “是!”宗武应下就走出了帐篷,不一会进来道:“请石先生和苏将军。”石廉和苏擒虎对看了一眼,只好站起身随宗武走了。

    宁厉看着两人走出帐去,对刘绍道:“请刘先生回报晋王此事。”刘绍诺诺答应了,也起身走了。帐内一时只剩下杜衡。宁厉对杜衡道:“杜将军,可否请你领这一千郑王府兵移往他出驻扎。”

    杜衡道:“当然。”叹了口气,又道:“先前是衡孟浪。只因心中太过挂念老父,中了他们的计。若不是贾无华送来家父书信,险些害惨太原百姓,害惨老父。”

    薛文孝道:“子平一片孝心,也属情有可原。”宁厉也点头。杜衡叹了口气道:“如此,我这就拔营。”

    看杜衡走出帐,薛文孝道:“依贾质所言,郑王必会亲来太原。在此之前,聂家山之事必要了解。”宁厉点头道:“我即刻准备上山。”

    薛文孝道:“一切小心,若能得这些人相助,也可挡郑王一阵,拖延时间。”宁厉起身朝他一揖道:“太原城防备之事就交给景元了,还有拿下奸细。”薛文孝回以一礼。宁厉转身出了帐。

    长安城内,正由于刺杀事件,人人自危。大理寺卿张立下令彻查大相国寺,于是,不仅仅是大相国寺,其他寺庙道观也一并遭了殃。赵实甫一向闲散安逸惯了,碰到这样一桩差事,上面又催的紧,好不容易得了闲,就往西郊宁厉家跑,宁厉走时曾交代他好生照看他嫂嫂,赵实甫当然极其看重这件事,至少比起刺客案和自己的公事还要看重。

    到了归义坊,进了门,管家殷伯请他坐了,才说道:“夫人和姑娘去永阳坊的大庄严寺礼佛了。”赵实甫道:“那我先去院内看看草药吧。”说着起身往庭院去。

    约莫有一个时辰,殷氏和宁舒才回来。殷氏面色不愉,见了赵实甫,说道:“君羡请里面坐。”赵实甫行了礼,三人进屋坐定。

    “嫂嫂今日去大庄严寺礼佛,可是求平安?”赵实甫道。

    “正是,弟弟远在太原是非之地,嫂嫂心下难安,遂乘着今日吉时前去求个平安。不知君羡可有弟弟消息?”宁舒在一旁答道。

    赵实甫思及晋王传来的急报,郑王谋反肯定殃及太原,但又想到这说出来的又容易徒增两位烦恼,正犹豫要不要说时,听到殷氏冷哼道:“不要说那太原,就是这长安城,我看也多半不太平了。”

    赵实甫一听,惊道:“嫂嫂这话何解?”殷氏却不语,宁舒答道:“今日去大庄严寺,正当在正殿米勒跟前拜佛,却有长安府携同大理寺的官差前来查案,硬是将寺内礼佛之人尽数驱逐了出来。”

    赵实甫道:“真是可恨,竟有这样的事?”

    殷氏道:“君羡是大理寺丞竟不知?”

    赵实甫这才想起来,世宗有意彻查刺客案,要查大相国寺,但大理寺卿张立却乘此彻查了长安京内的没锁寺院道观。遂说道:“我想起来了,这事起因是陛下在相国寺遇刺,要彻查凶手,大理寺卿却借此查了京城之内大大小小每座寺庙。”

    殷氏和宁舒惊道:“陛下遇刺了?”

    赵实甫这才想起说漏了嘴,于是索性将大相国之事说给她两人听了。殷氏听完道:“既如此,也不关寺庙僧众之事呀。”宁舒也点头同意。赵实甫道:“虽是如此,但陛下此次恐难放过。”

    宁舒又问道:“那既然嫌疑此刻是郑王殿下所使,君羡可知洛阳之事如何?”

    赵实甫只好道:“短时之内应该不会有大的动静……”宁舒听了也明白他是安慰之语,点了点头,心中却起了不好的预感。

    太极殿内,世宗气极,将奏疏摔在地上,道:“好!好!好!竟有这样的事。”他回过身,对太师范成道:“国之巨蠹!这些寺院,借着先帝所定律法中免税一条,附庸了多少僧祇户、浮屠户?就这长安京中竟也是十之八九,其他诸道诸州,当又有多少?”

    范成道:“僧祇户、浮屠户由来已久,更和大户门阀暗中相勾结,侵吞良田无数。其所收民户皆因此两重关系可得免税赋、租役,民户却得僧众层层压迫,田租劳役徒增数十倍,劳民甚矣,国之税收几尽入其库藏。其所作所为实在有违寺庙修行行善的宗义,僧庙之事终须有个定论。”

    世宗道:“外有强敌,内却不安,有这些腐虫在,安能却敌北疆,扬威于外?朕要立即下令拆毁庙宇,放僧户自耕。”

    范成道:“此刻如此行事恐不妥。郑王反心已起,近期定有大事,若陛下于此时与这些大户寺庙争利,恐不能服众。”

    世宗坐下,考虑良久。忽报潞州有军情急报,世宗打开细看,神色复杂,道:“郑王叔反了。”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