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一章大周朝的街市

章节字数:2863  更新时间:22-04-24 10:06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就这样,一觉睡到了天黑。睡之前,唐忆柳嘱咐银杏代笔给家里写了一封平安信,发了出去。银杏满腹牢骚:“我说你也着实太懒了些,给家里报平安都不肯亲自动笔的么?”

    唐忆柳呵欠连天:“谁写不是写呢,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懂么?”

    银杏无语望天。

    到了第二日,唐忆柳一反常态的没有睡到日上三竿。一则是自来古代之后,第一次出远门。住在别人家里,有些择床。二则是第一次来新都,心内惦记着自己的正事,睡前躺在床上盘算了许久明日的计划,打算早早起来行事。

    和唐家人一起用过早膳,惠娘和寒柏就带着唐忆柳出门了。好歹唐忆柳也是客人,总是要尽一尽地主之谊的。新都的繁华,不是鸣凤镇可比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可以带唐忆柳开开眼。

    姐弟俩其实都对唐忆柳有些发怵,亲近不起来,总觉得她的举止行径,不大像一个才七岁的孩子。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的时候,脑子似乎转的飞快,小嘴也叭叭的极能诡辩。每次就好像新都最大的戏院里的名角一样,变脸变得飞快。但她平日里却又一言不发,连表情都懒得做,甚至一个眼神都很少给到别人。俩人表示,每次跟这样一个让人实在捉摸不透的小孩子在一起,就好像临出门前,掏耳朵的时候,用掏耳勺把脑子从脑袋里挖出来扔掉了一样!

    尤其是秦寒柏,一想到父亲似乎一力想促成他和唐忆柳的亲事,就觉得不寒而栗。这样一个媳妇如果娶回家,那以后的人生岂不是了无生趣?媳妇么,就应该温柔小意,像一朵解语花一样。似唐忆柳这般,别说解语花了,怕是比那刺猬还要扎人。

    三个人各自带着自己的丫鬟小厮出了门,惠娘问唐忆柳想玩什么,唐忆柳说:“要不然你们玩你们的,我玩我的罢。”

    寒柏忙说:“那可不行,你人生地不熟的,万一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唐忆柳冷笑一声,只看了一眼银杏。就见银杏手里突然多了一根金针,紧接着,众人眼前一道细光一闪而过。再看过去的时候,那支银针,钉在了十步远的青砖墙上。针身没进去大半截,只剩下一个针屁股露在外面。

    寒柏的眼神闪了闪,上去观看。只见针尖上有一只苍蝇,被牢牢地钉住了脑袋。更可怕的是,待寒柏看过后,银杏竟然拇指食指一捏,就把整根光溜溜的金针,硬生生拔了出来!

    反正在一年前,秦瑜都已经知道了银杏是个江湖高手,唐忆柳并不怕银杏暴露。如果不果决一点,怕是日日都不得清净。唐忆柳的时间很有限,不想浪费在这些毫无意义的口舌之争上。

    惠娘也看到了金针上的苍蝇,惊诧之余,拉了拉寒柏的衣袖,对唐忆柳说:“柳儿妹妹,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走了。不过,新都毕竟不是鸣凤镇。这里鱼龙混杂,不管怎么样,你们还是要小心一点。”

    唐忆柳点点头:“惠姐姐放心。”

    两拨人分道扬镳,其实各自内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银杏回到了新都,就如同鱼儿入了大海一样。她兴高采烈的对唐忆柳说:“甩开他们就对了,我从小到大就生活在新都,这里我比他们更熟悉!他们生下来就生活在深宅大院里,交往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家。而我不同,这新都的每一条街,每一个胡同,每一处野山野林,每一个角落,除了皇宫,就没有我没去过的地方。”

    唐忆柳饶有兴致地在街上走着,走马观花的看着这原汁原味的古代街市,越看唐忆柳觉得越新奇。在鸣凤镇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来到了大周朝的政治经济中心,才发现原来古代的发展程度,远远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唐忆柳不禁暗暗嘲笑自己孤陋寡闻。

    在大周朝开国之后,朝廷就开始建设专门的“市”,供人们互通买卖。“街”和“市”是分开的,“街”也就是居民区,“市”是商业区。前朝律法对开市的时间,点点,交易的物品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管理。到了文德皇帝时期,当今天子采纳了大臣的建议,逐渐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如今文德皇帝在位二十来年,演变成交易也不再限于时间,于是又出现了繁华的“夜市”。有诗云:

    “夜市千灯照碧云,

    高楼**客纷纷。

    水门向晚茶商闹,

    桥市通宵酒客行。”

    不得不说,当初提出破除街市规矩的大臣,的确很有远见。隋末战事频仍,国家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了许多。到大周朝开国之初,武德皇帝要修复战争带来的后遗症,迅速恢复经济。尤其是新都,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吸纳更多的老百姓来此长居,才是最快繁荣起来的办法。可是老百姓要生存,就要有生活来源。坊和市建立之后,买卖逐渐繁荣。等到坊市之间的界限慢慢打破了,就又给了普通老百姓更多的谋生机会,催生了更多的手工业,服务业,娱乐业等的发展。农民和牧民们有了更多的交易渠道,也间接催生了农业畜牧业等的发展。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一个国家和政权稳定的根基。纵观历史,哪朝哪代的更新换代,不是因为民不聊生,造成底层人民起义,进而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推翻朝廷的?老百姓要是都生活的很富足,谁吃饱了撑的要去起义?远的如纣王无道,导致武王伐纣时,战士们阵前倒戈。秦末的陈胜吴广,西汉的王匡,王义,东汉的张角,西晋的李特,张昌……难道老百姓不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么?只有活着比死亡更令人痛苦的时候,人们才不得不去挺身赴死。

    近的就如隋末的动荡,也是从老百姓揭竿而起开始的。当然百姓最终成事的极少,可那些手握兵权的大臣们,借机屠龙的可有的是。大周朝的皇帝和朝中贤臣深知其中的道理,自然要在老百姓身上下大功夫。

    唐忆柳之前所料不错,许多穿越小说里面,女主把现代许多产品搬到古代来,大卖特卖发家致富,根本行不通。这古代市面上的东西,大多数是现代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现代的有的,很多古代都有。古代有的,现代却未必能见到。比如一个小小的簪花,荷包,就有无数种不同的样式,花色,材质。古代女性几乎人人都会纺织,刺绣。只不过平民用的料子差一些,花样工艺粗糙一些,贵族用的料子精贵许多,做工也极其精细。但是现代人在这方面的想象,绝超不出天天用这些的古人。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红楼梦》中的衣食住行,现代人思维再开阔,再自诩见多识广,能认识几样东西,能复刻几样东西?更别提翻新了。

    现代人擅长的是所谓的“科技”,去了古代,没有工业革命后的大环境,所有科技都是实现不了的。并且,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又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旦有做大的趋势,必然引起各方势力的觊觎。没有强大的人脉背景撑腰,怎么保得住自己的赚钱本事,又哪里来的市场?别提市场了,怕是小命都难保。而拼传统,呵呵,现代人能有几成胜算?

    靠整治个松花蛋就能白手起家成为皇商,靠卤个猪下水就能发家致富嫁给王侯将相,靠弄个小咸菜就到处卖独家秘方,靠弄几个新鲜菜式就能横扫各大酒楼,靠弄几个卡通图案就能打入公主贵妃圈子的,还有满山栗子没人知道怎么吃,辣椒没人发现能吃,主角发现之后,就靠这个走上了人生巅峰的,还有靠中医知识穿越回去横扫古代的……

    且不说古代门第森严,贱民和权贵不可能相通,就说技术,古代并不是没有。许多东西没有迅速发展起来,是因为交通,物流,食品保存技术,信息传播速度等等,远远比不上现代社会。现代商战很多也都是打的信息差,提前做市场调查,觉察政策动向,敏锐的抓住人们的需求,然后第一时间抢占市场,抓住红利期,吸引客源。再加上交通,物流的配合,以及技术方面的突出,才能抢占先机。而等先机过后,就要靠自己雄厚的实力,实现对市场的持久把持。

打赏本章    举报本章
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我决定打赏作品的作者!
100 铜板 300 铜板 1000 铜板 3000 铜板
5000 铜板 10000 铜板 30000 铜板 100000 铜板
打赏查看
送黄瓜送苹果送香蕉送笔记本送手机送钻石送跑车送别墅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