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嘉靖朝局(上)

章节字数:2944  更新时间:22-11-27 09:58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嘉靖年间是明代倭患最严重的时期,其原因一方面与日本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幕府权力式微,群雄割据,造成大量武士、浪人等到明朝劫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嘉靖年间政治腐败、忠奸不分、忠良屡次被陷害、昏招频出、海防废弛,难以有效抵御倭寇有关。因此有必要介绍下嘉靖年间的朝局。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因为玩得太过火不慎落水染病后驾崩,年仅三十岁,没有留下子嗣,也没有亲兄弟。国不可无主,那怎么办?其母皇太后张氏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商量,决定根据兄终弟及的原则,让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

    朱厚熜生于湖广安陆州(今湖北钟祥)的兴王府,其父亲兴献王朱祐杬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弟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叔。朱祐杬于正德十四年薨,谥号“献”,而朱厚熜哥哥朱厚熙出生五日即殇,朱厚熜由此得以袭封国。现今,他又接到要当皇帝的遗诏,可以说真是天上掉馅饼,正好落到自己头上,太幸运了。不过,由于他这个特殊身份继承皇位,不料竟然上演了大礼议事件,并演变为一场政治斗争,长达十几年之久,影响很大。

    朱厚熜拜别父亲陵墓、辞别母亲启程后,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抵达京城郊外的行殿,准备第二天即皇帝位。此时,朱厚熜与朝廷大臣发生了个争执。原来礼部尚书毛澄根据内阁首辅杨廷和的授意,定议朱厚熜以皇太子即位的仪式,从东华门入,居文华殿。但年仅15岁的朱厚熜聪明着呢,他知道明武宗遗诏是这样写的:“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遗诏写了“嗣皇帝位”几个字。朱厚熜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杨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礼部的方案登基,而朱厚熜就是不同意,双方便僵持着。最后经过协商,皇太后和杨廷和作了让步,朱厚熜从大明门入宫,在奉天殿即皇帝大位,次年改元嘉靖。

    然而,事情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嘉靖皇帝朱厚熜要求群臣议定祭祀时自己生父兴献王的封号。以内阁首辅杨廷和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汉朝定陶恭王和宋朝濮王的先例,参照执行就好。该先例是这样的:西汉时,汉成帝刘骜无子嗣,便将其弟定陶王刘康的儿子刘欣征召入宫立为太子,后来即位是为汉哀帝。宋仁宗赵祯也没有子嗣,便征召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入宫,改名曙,立为太子,后来即位是为宋英宗。杨廷和等大臣认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

    嘉靖皇帝读过不少儒家经书,包括《孝经》等,深知对父母要孝顺的道理,可是现在竟然要他称父亲为叔,称母亲为叔母,这太不可思议了,因此嘉靖皇帝十分恼火。虽然他觉得不妥,但是又说不出道理,只是让大臣再议。可是大臣议来议去都没改变意见,他们认为胜算稳稳的,嘉靖皇帝会接受的。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新科进士张璁上疏支持嘉靖皇帝,他认为汉成帝和宋仁宗时都是先预立太子,养在宫中,实际上是先过继了,而嘉靖皇帝即位是继承皇统,而非继承皇嗣,即“继统不继嗣”,还指出皇统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继,建议嘉靖皇帝仍以生父为“考”,在北京别立兴献王庙。奏疏写得有理有据。嘉靖皇帝见此奏疏后大喜道:“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张璁还提醒嘉靖皇帝利用好至高无上的皇权,敢于独断。嘉靖皇帝刚从藩王入继大统时,由于还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因此在议礼时处于孤立状态,现在他认识到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并好好行使皇权的作用。

    张璁上疏获得皇上肯定后,不少人看到这是讨好皇帝、从而获得升迁的好机会,因此相继有霍韬、熊浃、桂萼、席书、方献夫、房浚等臣子也上疏支持嘉靖皇帝。这让嘉靖皇帝看到自己身边已经有一批支持自己的势力,因此胆子也壮了起来。杨廷和等反对议礼派对张璁等深恶痛绝,故将张璁、熊浃贬官外任,让霍韬告病还乡。但没多久,嘉靖皇帝又把他们调回京城。杨廷和的儿子、明代三才子之首、状元杨慎还召集年轻的朝臣,谋划在张璁、桂萼上朝时打死他们,搞得张璁、桂萼害怕不已、不敢上朝。群臣还弹劾张璁、桂萼,但嘉靖皇帝护着他们,不仅不批准弹劾,还给予他们升官。

    杨廷和看到嘉靖皇帝如此,因此十分失望,心也冷了,再次提出致仕。嘉靖皇帝在刚上任时,朝政有赖杨廷和处理,当杨廷和提出致仕时,他未批准。但过了几年,嘉靖皇帝觉得杨廷和老是反对自己,因此感到厌烦,便批准了致仕。此外,还有些尚书也提出辞职,嘉靖皇帝均批准。不过,接任者还是杨廷和的支持者,拥有强大的实力。

    经过妥协,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嘉靖皇帝勉强同意称父亲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本生”二字实际上只是承认了嘉靖皇帝的生物学父母,但宗法上他还是需要称孝宗为“皇考”,称张太后为“母后。”

    嘉靖皇帝自然不满足于此,他要把“本生”二字去掉。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嘉靖皇帝下旨,要将“本生”二字去掉,并为父母上册文,祭告天地、宗庙、社稷。群臣哗然,情绪异常激动。七月十五日,上朝刚罢,杨慎撩起朝服对百官说道:“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随后编修王元正、给事中张翀等在金水桥南拦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献民、徐文华等又号召群臣一起行动,于是两百余位朝廷大臣在左顺门跪哭,请求皇帝改变旨意,声彻禁廷。

    嘉靖皇帝听到外面人声鼎沸,问太监怎么回事,太监报说是百官跪哭左顺门,争大礼之事。嘉靖皇帝命太监传谕大臣们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嘉靖皇帝恼火了,发挥起皇权的作用来,命令锦衣卫把为首的几人抓起来。不料群臣情绪更加激动,杨慎等人捶撼朱漆大门大哭,声震阙庭。嘉靖皇帝再下令将五品以下官员134人下狱拷讯,四品以上官员86人暂且待罪。七月二十日,锦衣卫请示如何处理逮捕的大臣,嘉靖皇帝下令四品以上官员停俸,五品以下官员当廷杖责。于是一个个官员被廷杖,打得皮开肉绽,16人因伤重而死。这就是史上出名的“左顺门事件”。

    嘉靖皇帝成功为父亲上尊号“皇考恭穆献皇帝”,为母亲上尊号“章圣慈仁皇太后”,改称明孝宗敬皇帝为“皇伯考”,张太后为“皇伯母昭圣慈寿皇太后”。

    反对议礼的官员纷纷被贬或罢官,其中杨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在那终老,期间著述甚多。而支持嘉靖皇帝的张璁等人纷纷升官,特别是张璁当了内阁首辅,相当宰相,十分风光;桂萼当了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还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预机务;席书当了礼部尚书。。。。。。

    此后,嘉靖皇帝还顺利地让父亲称宗祔庙,即让其父亲的神位进入太庙,以睿宗配祭。再后来,他还改革郊祀礼、孔子祀典、宗庙之制等,而对于上疏提建议和大力支持他改革的夏言、严嵩等人得以快速升官,后来均坐上首辅位置。

    大礼议事件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一,它加强了皇权专制,让嘉靖皇帝学会了行使皇权,善于独断专行,养成刚愎自用的性格;还让他动不动就利用廷杖施威,吓住朝臣,让朝臣服从皇权。其二,它开启了官僚队伍的谄媚之风,嘉靖皇帝对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则予以提拔重用,这让官员看到谄媚带来的好处,纷纷效仿;而对意见相左的官员则予以冷落甚至贬官、杀掉。其三,形成了党争现象,支持议礼派和反对议礼派互相倾轧、难于凝心聚力,即便议礼事件结束,又冒出其他党派开展你死我活的党斗,而嘉靖皇帝利用党争达到制衡和钳制朝臣的目的。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