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沉睡中醒来  第一章 来龙

章节字数:2462  更新时间:14-08-16 23:48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三月,当是春雨的季节了。

    靠在椅子上,的确,极尽无聊了。

    手中捧着着毛太祖的《全集》,不知是在看书,还是在看天,或也在品茶,更多也是思考。

    里面有这么一首诗: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祖龙,即是秦始皇,也是当今热门话题之一。

    不过,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万古罪人,如今众口纷纷,至今无一定论。

    不过,李白在《古风》夸赞秦始皇是不遗余力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

    小时候,我们的老师讲:“秦始皇是千古暴君,焚书坑儒,理应诛除。”而如今我们下一代的老师摆正了他的博士伦说:“秦始皇有功有过……”

    不去理解历史,永远不会知道历史的伟大,难道秦始皇仅仅只是一个一统天下的封建君主吗!

    的确,我的几个爷爷辈儿们也不这么想。

    小时候,也是最闹的时候,我爷爷给我讲了一个他们当年的故事,吓的我消停了颇久。

    这要从文化大革命那时说起…

    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浩劫!浩劫!文化的浩劫!作为一个老陕西的爷爷时常心痛那时候的事情。

    当时,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炎黄子孙的名称,想毕也不复存在了。

    造字圣人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也不知道舜帝晚上还能不能睡着。

    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红卫兵掘开蒲松龄的坟,那个教书匠蒲松龄真的很穷,墓里除了手中一管旱烟筒、头下一迭书外,只有四枚私章。他们对蒲氏私章不屑一顾,弃之于野。尸体被捣毁。

    全国最大的道教圣地老子讲经台及周围近百座道馆被毁,以至于道教气运大跌,无力再抵抗佛门入侵。

    …

    而正好,我的爷爷恰是一名历经文化大革命的红卫兵,可是,对于他来说,他做的可不是那北京的“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金块私藏。”的好差事,他说不定也在郁闷,他做的事,是毁掉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啊。

    在当时,历史上最大的封建君主就是秦始皇了。难道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才是中国贪污、腐败的万恶之源!于是,为了贯彻毛太祖同志的伟大的CG主义精神,他们是挖呀挖,挖呀挖……开始了一段不寻常的路。

    而我爷爷又恰恰是一个小组长,那时候可是有很大实权的,于是,他带领一群农民是“艰苦奋斗”几个月,硬是没有挖开秦始皇陵墓的墓顶。

    这么多的“恰恰”重合在了一起,会发生什么。

    不久,越往下,土越湿润,越往下,其泥土也就越鲜红。最终,一个月后,竟然挖出了血,后来撬开上面已经腐朽的木板,竟然是一个血池,我爷爷,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不知所措。

    于是,众人齐力开始放水,而等血流干了后,竟是一个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约20米,宽60米,四周各有五个门道。西向还有几个洞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

    而东端有10个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其中除九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

    而乡下人,没有见过世面,才胆大,几个农民就只身下去了,先后几个,都没有回音,连等几天。

    竟然有血往出冒,一群农民那里见过这种阵势。这可把我爷爷吓坏了,大手一挥,连忙下令,两字:“填土!”。

    就等于这几个月的功劳都白费了。但总比没命了好呀!

    地有四势,气从八方!

    夫葬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玄武垂头。朱雀翔舞。秦始皇陵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风水宝地了。但他可不知道长沙土夫子中流传着“土带血,尸带金”的话。

    只知道这是不祥之兆,在他心中秦始皇是赳赳老秦人的骄傲,挖祖宗的陵墓,是要遭天打雷劈的。

    以坐北喻论,玄武护北,朱雀护南。青龙护东。白虎护西。怎么能是不祥之兆呢?

    后来,为了交差,只得挖了秦始皇的陪葬陵,瓶瓶罐罐,奢华至极。幸运的是,没有在发生这种事情了。

    而那时的场景,人们都不敢想象:满地狼藉,千金难求的大量的先秦青铜器被铸造成毛太祖的头像,大量的官窑瓷器和古玉被砸成灰尘。

    还有那些从唐朝公侯陵墓挖出来的唐三彩,撇的遍地都是,很多今人要怪都怪自己没有生到那时候。

    …

    后来,听说是什么大领导下了通告,终于搞定了秦始皇陵墓的事。

    于是,剩下的人就开始了“鱼肉乡里”的事。我爷爷倒也聪明,从一户人家那里搜出了一张花花绿绿的布,似乎很有年头。那时候的人都穷疯了,甚至有一家人只有一条裤子的事。然后就也不客气了,打着反封建的幌子,大摇大摆的拿走了。

    因为他想,他儿子,也就是我父亲,当时穷的还没有换洗尿布,天天裹着毯子也不是个事,这块布大大小小、方寸正好。

    荒唐的是,后来,秦始皇的手谕从此变成了“尿布”潜伏了几十年,如今终于有重见天日的时候了。

    …

    而那就是我父亲的悲催人生,轮到我也一样,小学把它当抹布带到学校,因为学校嫌其“长得寒颤、生的太硬,并曾有特殊用途”,又还给了我。

    从此,秦始皇的手谕又默默无闻的潜伏了,直到有一天,文物拍卖交易额又创下了历史新高。我突然迷上了考古热,准备去寻宝,到了陵墓前,拿出铁锹,还没站稳。就被一个老大爷赶了出来,对我喊道:“妈的,这里是烈士陵园!”

    …

    好几次,我都差点把合成玉石当金石买回去。金石就是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古籍云:“金,钟鼎也;石,丰碑也。”就像《吕氏春秋·求人》篇云:“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

    …

    我颓然的坐在家里,拿着放大镜看着家里的每一件东西。终于轮到还在默默无闻潜伏的秦始皇的手谕。

    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于是,光是洗洁精我就用去了一瓶,还不算香皂、洗衣粉,终于,秦始皇的手谕的面目可谓是天翻地覆。

    开始便是大秦帝国皇帝秦始皇统一后的小篆,幸亏我迷了考古这么长时间,也算是能认识一点古文,上面大气的写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茶已经凉了。笑了笑,我随即起了身,将茶饮尽,已经凉了。看着窗外的雨,或许,有消息了吧。

    …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