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张经效命(上)

章节字数:2947  更新时间:23-06-06 22:54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由于倭患依旧严重,形势日急,朝廷大臣们在商量着新的应对之策,最后大臣达成一致的意见,即设立总督大臣,给予更大的权力,全权负责抗倭事宜。于是开始寻找合适的人选,该人选既要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又得是够高级别、够有权威的官员,才能服众,最后选中了时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张经。嘉靖皇帝也同意大臣们的意见。

    其实,严嵩也向皇上举荐了他的亲信,但是都被皇上驳回,主要是嘉靖皇帝心里清楚明白严嵩的亲信没什么军事能力,在庚戌之变时就突显出来,所以抗倭之事也就不让严嵩的亲信当主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五月,朝廷便命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山东、福建、湖广诸军,便宜行事。

    此外,还另选人负责巡抚浙江,选中了徐州兵备副使李天宠,同年六月,朝廷擢李天宠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主要是协助张经总督全力剿灭倭寇。

    张经,出生于弘治五年(1492年),字廷彝,号半洲,福建福州人。张经家庭贫寒,但他勤读经史,人长得体貌魁伟,既具文才又有武略。起初他随母亲用蔡姓,及第后,因祖辈姓张,他才恢复张姓。正德十二年(1517年)他考中进士,任浙江嘉兴知县。嘉靖四年(1525年),张经到京师任吏科给事中,后改任户科给事中。张经秉性刚直,不畏权贵,数有论劾。兵部尚书金献民接受宁夏总兵种放的贿赂,张经带领同官提出弹劾,金献民因而告病辞职。河南巡抚潘埙匿灾情不报,也被张经弹劾去职。明代锦衣卫和东、西厂是专门侦察官民言行的特务机构,其官校们挟势勒索,大为民害,张经上疏指出他们的所作所为十分猖獗,建议予以撤除,得到皇帝和朝廷大臣的赞许。此后张经升任太仆寺卿、右副都御史,协理都察院事。

    嘉靖十六年(1537年)张经进授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当时两广地方武装发生叛乱事件,张经率军前往平叛,取得大捷,进为左侍郎,加秩一级。两广平叛后不久,安南国相莫登庸杀其王自立,致使内乱不息,长期不向明政府进贡,且又侵占明朝边境土地。朝廷决定兴师问罪,张经与兵部尚书毛伯温协同进兵。一方面用重兵压境威慑,另一方面派人入安南,晓以利害。最终,莫登庸权衡利害关系,向明朝谢罪,明军不费一刀一剑就平定了安南,避免了一场战祸发生。嘉靖皇帝获悉后,十分高兴。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张经又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之后改为兵部。

    李天宠,字子载,号汲泉,河南洛阳孟津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李天宠初任御史,后升任徐州兵备副使。他曾率兵在通州(今南通)、如皋地区抗击倭寇的入侵,数次击退敌人。朝廷正是看中他的抗倭能力,故提拔重用他,代王忬巡抚浙江。李天宠刚到任,正遇倭寇进犯绍兴,李天宠全歼了来犯之敌,斩敌数百,嘉靖皇帝闻讯大喜,下令赏李天宠银币。时倭寇主力盘踞在浙江柘林川沙洼,张经、李天宠指挥明军合围之,取得了石塘湾大捷。可以说,李天宠成了张经很好的搭档,两人齐心协力,舍命报效朝廷,为抗倭大业赴汤蹈火。

    张经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海防、抗击倭寇的措施。

    其一,在用将方面,他继续重用王忬时就信任的俞大猷、卢镗、汤克宽等将领,让他们披荆斩棘,充分展现能将作用。同时,增设海防将领,苏州、松江各增设海防同知一名,以此巩固海防。

    其二,检查之前的备倭政策,合理的则继续沿用,不合理的则进行改正,特别是拘捕逃军,充实军伍。

    其三,各水兵在管好自己区域的同时,还要互相支援;水兵以一半为游兵,一半为守兵,倭寇来了自己管辖的区域要并力截杀,若倭寇逃入其他区域,则守兵回守自己管辖的区域,游兵进行追捕,与其他区域的水兵互相策应。若放纵倭寇深入相关区域者,须治其罪。

    其四,编立本地主兵,吴浙地方年高有德之民、沙田上耕作之民、盐徒、矿徒都可征用。县在两百里以上的编兵三百名,县在两百里以下的编兵两百名。

    其五,设置游兵,招募徐州、邳州骁勇一千五百名,派得力官员率领,沿河进行防护。

    其六,修建城池,增强防御能力。

    其七,制定赏罚条令,更好地激励将士。

    与此同时,倭寇们也在忙碌着采取行动。王直等人率倭寇两万余人盘踞在柘林(今属上海)、川沙洼(今属上海),而且他们的同党还接踵而至。柘林和川沙洼均靠近大海,进可攻,方便进攻松江府腹地、上海、嘉兴乃至苏州、杭州等地;退可逃,一旦有变只要走一小段距离就可入海逃走。驻扎之后,倭寇开始四处劫掠。陈东、林碧川部围攻上海县,控制吴淞江。徐海部攻破金山卫,进攻嘉兴各县。

    张经派明军与倭寇交手,虽然也赢得了一些小胜仗,但更多的是多次受挫。他认识到江浙以及远道而来的山东兵战斗力不强。主要原因自然是此前弱化军事建设,他也想通过加强兵力补充和训练来增强实力,可这需要较长的时间,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做到的。那么有没比较快捷的方式增强兵力呢?答案是有的。他想到了调动狼、土兵来参战。

    狼兵又称“俍兵”、“狼师”,是来自广西东兰、那地、南丹、归顺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武装。土兵是来自湖广永顺、保靖的土家族地方武装。张经在任两广总督时,就曾调用狼、土兵参与平叛,取得良好的效果。他知道狼、土兵军纪严明、团结一致,作战时骁勇无比,如虎狼一般,令贼胆寒,在剿匪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此对调到狼、土兵前来抗倭非常重视,也寄予厚望,想等狼、土兵到达后再用他们出战。

    狼、土兵接到征召令后,十分顾全大局,知道国家有难,便义不容辞地答应前往东南解难,集结兵力出征。过了一阶段,田州、东兰等狼兵相继到达目的地。

    对于狼兵的到来,总督大人张经十分高兴,特意率一些将领在大路口迎接。百姓们得知闻名天下的狼兵到来,简直如久旱逢甘霖,故纷纷走出家门观看迎接。只见狼兵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足足有好几千人,他们精神饱满,队伍整齐,军纪严明,十分威武。百姓们想,这下打败倭寇有希望咯。

    狼兵队伍领头的是一位虽已有五十六岁、但仍英姿飒爽的瓦氏夫人。瓦氏夫人本姓岑,名花,自小习武,擅使双刀,武功高强。她嫁给田州(今广西百色田阳)土官岑猛为妻后,改为“瓦氏”。后岑猛及其儿子因战事而亡,而承袭田州土官的孙子年纪尚幼,瓦氏夫人便主政代理知州事。期间她努力维护地方治安,发展农业,兴办教育,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并获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从而树立起很高的威望。

    此次张经传令征调田州土官岑大禄、岑大寿领兵出征。作为曾祖母的瓦氏夫人十分爽快地表示同意,但她觉得曾孙岑大禄、岑大寿尚年轻,担任主将恐怕能力不够,便请示督府允许她亲自带兵前往江浙前线抗倭。督府知道瓦氏有胆略、有威望,便准其所请,并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军衔。

    瓦氏夫人带来田州狼兵共四千余众,包括曾孙岑大禄、岑大寿及诸多的家将、家丁均在列。除田州外,还有归顺州土官头目黄虎仁领兵八百余众,南丹州土官之弟莫昆、莫从舜领兵五百余众,那地州土官头目罗堂领兵五百九十众,东兰州土官头目岑褐领兵七百余众。总共六千余众。

    当狼兵稍作休整后,张经下令瓦氏兵隶属于俞大猷统领,驻扎于金山;南丹、那地、东兰兵隶属于一位叫邹继芳的游击将军统领,驻扎于闵行;归顺兵及广东东莞打手等隶属于汤克宽统领,驻扎于嘉兴平湖辖区内一叫乍浦的地方。三路军互成犄角之势。

    只是湖广保靖、永顺兵尚未到来。湖广离江浙很远,在没有飞机、火车的当时,全靠两条腿赶路,需一些时日。张经想等保靖、永顺兵到来、兵力更足后再对倭寇进行合围剿灭。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是,张经谋划好的剿倭计划赶不上变化。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3 www.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